樓因詩而名,詩因樓而傳;詩與樓相映成輝,相得益彰。清渭樓其所以能流傳千古,與歷朝歷代的文人對它的吟詠是分不開的。
DSC_0001.JPG (1.31 MB, 下載次數(shù): 85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清渭樓
2015-10-10 10:24 上傳
宋代黃孝先建成清渭樓厚,登臨一覽,南眺終南翠峰,北望畢原列冢,渭水流經(jīng)腳下,古渡近在眼前,于是便心潮難平寫下了為后人反復(fù)吟誦的名詩《留題清渭樓》:
黃翁愛山不知休,每日不下清渭樓。
為官落得官下隱,愛山不得山中游。
朝看暮看山更好,古人今人空自老。
天生定分不可移,白云悠悠寄懷抱。
172519ysnj9zksv9bl0z2h.jpg (638.93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86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清渭樓
2015-10-10 10:25 上傳
歷代在咸陽為官及文人學(xué)士,附麗風(fēng)雅,迎來送往,常于清渭樓上賞景酬唱,留下了許多吟詠。清渭樓修成八十三年后,已是北宋末年的宣和元年,蘇轍之孫籀,到陜與好友咸陽縣令、詩人何子應(yīng)、陳叔易登瀏覽清渭樓,留下一首七言長詩,描寫登樓所見:
咸陽宮殿無尺瓦,直抵南山是禾稼。
山巔冠闕總成塵,清渭東流無晝夜。
昔時此水貫宮垣,今日淪漣縣樓下。
無復(fù)秦娥洗妝水,時日村童飲牛馬。
秋波泠泠泛紅葉,春天波蕩桃花節(jié)。
清代順治十七年,江蘇大興舉人黃中璜任咸陽知縣,見邑中古跡“至今猶存”,遂“俯仰憑吊,不勝低徊,按籍闕韻,率成數(shù)首”,其中很有名的便是《登清渭樓二首》:
其一
極目煙霞里,相迎樹色叢。
漢宮春草茂,秦壘暮云蒙。
群峙應(yīng)山秀,長流渭水雄。
臨風(fēng)頻悵悵,寄慨有馀衷。
其二
三秦多勝跡,一望眼難空。
月冷孤遺冢,云寒蔽舊酆。
村連遠(yuǎn)樹碧,雁帶落霞紅。
俯首憐清渭,潺湲水自東。
IMG_4287.jpg (506.53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73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清渭樓
2015-10-10 10:25 上傳
同治十二年的江蘇儀征舉人、官戶部主事的嚴(yán)玉森在咸陽也寫過一首《登清渭樓》的詩:
天風(fēng)海水一舷中,野服山蔬萬象空。
涇渭雙流涵鏡閣,漢唐千樹送花驄。
關(guān)西客淚霜堆鬢,笛里江南雪滿篷。
更憶真州東去路,新城十里小桃紅。
IMG_8331_副本.jpg (601.16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78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清渭樓
2015-10-10 10:25 上傳
清代還有一位葛裕文,生平不詳,曾寫過一首《咸陽古渡口占》
飛渡秦川一葉舟,鄉(xiāng)心感觸白烏頭。
西風(fēng)獵獵咸原草,暮雨瀟瀟清渭樓。
九井橫當(dāng)三輔路,六岡遙接五陵秋。
幾回立馬空追想,煙樹迎人暫小留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