該用戶從未簽到
七級
游山玩水新生活,現(xiàn)代的咸魚理念
- 積分
- 26775
|
甘泉宮,漢武帝所建之離宮。位于淳化縣城北約30公里的黃花山(古稱甘泉山)南的涼武帝村。總面積約600平方米。它是武帝于建元元年(前140)在秦林光宮基礎(chǔ)上擴建的。其規(guī)模僅次于國都長安的未央宮。甘泉宮是這里富麗豪華的宮殿群的總稱。
史書所載,當年的甘泉宮,殿于參天,氣勢恢宏。雕梁畫柱,金碧輝煌。樓觀相屬,邸舍百間。宮中建有益延壽觀、通天臺和迎風(fēng)宮。高達30余丈的通天臺,層樓高聳,直入云天,雕飾華麗,巧奪天工。站在臺上,滾滾浮云悉在足下。極目展視,巍峨宏麗的長安宮闕隱約可辨。通天臺下,層巒疊嶂的甘泉山腰,有秦二世(胡亥)所留之林光宮和武帝新建的迎風(fēng)宮。二宮之間,便是那托喬基于山崗,直??上達霄漢的益延壽觀。觀中四季陽光充足,溫潤清涼。這是漢武帝每年避暑的常居之殿。觀中武帝之臥室,仿未央宮清涼殿,陳設(shè)奢侈。以花紋似錦的畫石為床,床上覆罩紫色琉璃帳,以紫玉為盤,貯冰于膝前。此紫玉與冰塊一樣潔凈透明,相映生輝,給人一種寒涼舒適的感覺,真乃仙家之地也。
在其周圍,附屬建筑之宮、觀、臺、壇星羅棋布。宮有高光宮、長定宮、竹宮、洪崖宮、弩陸宮、棠梨宮、師得宮、壽宮、北宮、增城宮、通天宮等;觀有露寒觀、儲胥觀、石關(guān)觀、封巒觀、鳷鵲觀、旁皇觀;臺有候神臺、望仙臺、騰光臺、望風(fēng)臺;除此而外,還有紫壇、五帝壇、群神壇等?!洞净h志》記甘泉宮有“宮十二、臺十一”之說。這些宮、觀、臺建筑,多數(shù)近在中心建筑區(qū)之周圍,遠在今淳化縣境以外。
可以想象,當年這些排列有序,各具神采的建筑,與青山綠水交相輝映,絢麗多姿,蔚為壯觀,使淳化山河大增其色。
如此富麗堂皇的建筑,其所以選中遠離國都的甘泉山,其原因不言而喻。史書說,甘泉地是“黃帝以來祭天圜邱之處”,又說為“黃帝的升天之處”。又一說“匈奴祭天處”。至秦二世時建有林光宮,至漢,又擴而廣之。很清楚,從人文始祖到封建帝王均視甘泉為寶地,是它的地理、歷史優(yōu)勢和天然風(fēng)光所決定的。
甘泉山自古為軍事要塞,屏障咸陽的前哨。秦直道于此修成后,這里便是秦的軍事指揮中心。作為境內(nèi)最高地,這里山高氣爽,氣候溫潤,加之草原鹿肥,風(fēng)景宜人使帝王們流連忘返。難怪秦二世也要偷偷地于甘泉(林光宮中)“作角抵戲之觀”?!皾h武帝從五月避署于此,八月乃還”。特別是帝王們的郊祀活動又是何等的隆重與氣派。
不僅如此,許多軍機要事、朝見外使活動也在甘泉宮進行。元鼎五年(前112)十一月,武帝至甘泉宮親祀太一神?!昂笤甏赫鲁T侯王于甘泉宮。”“太始三年正月,武帝于甘泉宮大宴外國來客?!薄包S龍元年春正月行幸甘泉宮郊泰疇,匈奴呼邪單于來朝禮賜如初。”《漢書·郊祀志》記載漢代皇帝來甘泉宮之次數(shù),極為詳盡。迄今所知,僅秦漢兩朝先后到過甘泉宮的帝王就有5位,達150余次。
甘泉盛況,中外馳名。歷代詩賦名家多有贊譽。漢王褒的《云陽宮記》、大文學(xué)家揚雄的《甘泉宮賦》、梁劉孝威的《行幸甘泉宮歌》、宋唐仲友的《甘泉宮記》等均為膾炙人口的佳作。邑人宋振麟、郗萬全變有詩篇留世。
甘泉宮創(chuàng)造了千古輝煌,也難免有不盡遺憾。史傳,長眠于淳化大地的勾弋夫人就是被漢武帝賜死于甘泉宮的。這就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“漢勾弋故事”。
兩千年過去了,甘泉宮的雄姿債影蕩然無存。我們僅能看到的也只有遺址了。位于其內(nèi)的兩大土冢,那是祀太一神的“通天臺”之臺基。古宮城垣遺跡清晰可覓。忠于職守的唯有石鼓與石熊。那只極富靈性的石熊,據(jù)說因偷吃莊稼而被人打掉了嘴巴。那面?zhèn)髡f曾為光武帝敲響過的“震天鼓”也悄然杳聲。撫今追昔,使人不免有點悵然失望。據(jù)說甘泉宮焚于大火,愚昧和無知毀沒了多少人類文明,人為破壞的歷史悲劇再也不能重演了!
令我們感到欣慰的是,今之遺址保護,文物出土工作日見成效。遺址內(nèi)常有板瓦、筒瓦、子母磚、陶水道等珍貴文物出土。尤以瓦當為突出。不僅有“長樂未央”、“長生未央”、“長毋相忘”、“甘林”、“上林”等文字,還有云紋、玉兔、蟾蜍、龜蛇雁等圖案花紋,多為世所罕見。它們形象直觀地再現(xiàn)著甘泉宮的輝煌。讓我們以保護文物、正視現(xiàn)實的積極態(tài)度,去開創(chuàng)美好的未來吧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