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度 1||
經(jīng)典一:一切皆為虛幻。
語出金剛經(jīng):所有相皆是虛妄;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當作如是觀。
美好的愛情、迤邐的前途,甚有心有不甘,夜夜難眠,求存于花花世界,如履薄冰者,佛陀教化之:世間一切,都只不過是過眼云煙,虛虛則之,最后與你相伴的還是三尺黃土,一尺白靈,如若有眾人悲泣,流淚緬懷,自當是功德無量了。
經(jīng)典二:不可說。
世界上,很多事,沒有道理,沒有原因,甚至沒有語言。世事如春夢,人情薄似愁云,不需計較苦勞心,萬事原有命,人情事故不可說。記得大話西游中那句經(jīng)典的臺詞:愛一個人需要理由嗎?不需要嗎?需要嗎?掩卷而思,好不感慨,感情中有些事適合爛在肚子里,永遠不必說。
經(jīng)典三: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
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出自般若波羅密多心經(jīng)!全經(jīng)260字,短小精悍博大精深,為玄奘法師所譯,盡得禪宗精髓!全句為“色不異空.空不異色.色即是空.空即是色.受想行識.亦復(fù)如是.” 精美俊朗的帥哥,夜擁纖弱魅女洞房花燭,該是人生一大樂事。可是再美麗的女人,再英俊的帥哥,依然會有蒼老的一天!當你頭頂光光,牙齒退役,滿臉的皺紋宛若廚房的抹布,曾經(jīng)的一切又是否依然?美麗凋謝的時候,一切才回歸本來面目!一切的風光與繁華,甜言與蜜語也只是過眼云煙。難怪有人說:時間永在,是我們在飛逝!
經(jīng)典四:人生在世,如身處荊棘之中!心不動,人不妄動,不動則不傷;
如心動,則人妄動,傷其身,痛其骨,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。
天龍八部里,馬大元的老婆康敏,本是一朵嬌艷的奇葩,蘭風荷骨,風韻飄揚,足以讓男人心猿意馬。但是她卻苦苦愛上一個不愛她的喬峰,從此愛欲深,恨欲切,欲壑難填,活活變成了一個留著愛的眼淚的行尸走肉。在讓人感慨女人毒辣的同時,也為欲望感到可怕。海納百川,有容乃大,壁立千仞,無欲則剛。凡是不可太過強求,亦是立世之本。
經(jīng)典五:一花一世界,一佛一如來。
語出《佛典》,昔時佛祖拈花,惟迦葉微笑,既而步往極樂。從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個世界,得升天堂,佛祖就是佛祖,誰人能有這樣的境界?!佛曰:一花一世界,一草一天堂,一葉一如來,一砂一極樂,一方一凈土,一笑一塵緣,一念一清靜。
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。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,一樹一菩提。參透這些,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,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草!修身,修心,為求學之道,小修在深山,大修在世間。我們所在的紛繁蕪雜的滾滾塵世,也已浮躁不堪,喝靜心口服液,吃螞蟻大力丸也只是算削足適履,殺雞取卵,弄不好落個功能紊亂,妻離子散,也是得不償失。那種:千帆過盡,皆不是我心所愛,弱水三千,哪一瓢知我冷暖的渴求,紅塵中不過是自尋煩惱。一首《掃心地》讓無數(shù)人關(guān)注自己的內(nèi)心,內(nèi)心的清凈真的可以延年益壽,讓人輕松。
經(jīng)典六: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。
佛說:修百世方可同舟渡,修千世方能共枕眠。前生五百次的凝眸,換今生一次的擦肩。
今生的一次邂逅,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憶。萬發(fā)緣生,皆系緣分!你說:緣是山中高士晶瑩雪,世外仙姝寂寞林。我說:緣是眾里尋她千百度,驀然回首,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。你說:緣是縱然兩情相悅,仍難逃宿命之劫。我說緣是悲歡離合總無情,一任窗前點滴到天明。你說,你將傲立于蒼茫大地靜靜的看著它緣起緣滅。而我說:我愿用來世的500回眸,換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,這樣的要求算不算太高?
經(jīng)典七:大悲無淚,大悟無言,大笑無聲。
還記得阿甘正傳里面的阿甘。所有的追隨跑步者看到他突然停下來的時候,以為圣人要大講一番道理,他看了看成群的追隨者說到:I am tired。阿甘大悲,因為自己是智障,因為珍妮離開了他。在珍妮的墳前,阿甘說:我離的不遠,有什么需要你就告訴我!語氣是那樣純真的堅定,像個童話!----說小了大愛無邊,說大了,人間大愛本可以生死相忘,大愛如此,大悲亦如此。
經(jīng)典八:苦海無邊,回頭是岸。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。
這是佛家勸人改惡從善的話。比喻作惡的人一旦認識了自己的罪行,決心改過,仍可以很快變成好人。語出宋·釋普濟《五燈會元》卷五十三:“廣額正是個殺人不眨眼底漢,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。”
傳說,一位老人養(yǎng)兩只鳥兒,一雄一雌。老人每天都會帶著它們一同出去散步。雄鳥和雌鳥一左一右蹲在老人的肩膀上,雄鳥有時會飛出去溜一圈,但天黑之前,它準會自己飛回巢里。雌鳥卻從未曾離開過老人的肩膀。如此日復(fù)一日,一晃許多年過去了,一切從未改變過。直到那天,一切都與往常一樣。老頭吃完飯,又帶著兩只鳥兒去散步。忽然右邊肩膀上原本安靜立著的雌鳥一振雙翅,轉(zhuǎn)眼不見了蹤跡。雄鳥仰天長嘯,不見回音。自此,雄鳥日日在巢中哀鳴,再也不肯離巢一步。三個月后,雄鳥郁郁絕食而死。死前仍哀鳴不止。許多年過去了,直到老人去世,雌鳥再沒有回來過。只有那個早已廢棄的鳥巢,在風中獨自見證那段歷史。采得百花成蜜后,為誰辛苦為誰甜?
經(jīng)典九: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
在南北朝的時候,佛教禪宗傳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師,弘忍大師當時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,其中翹楚者當屬大弟子神秀大師。神秀也是大家公認的禪宗衣缽的繼承人。弘忍漸漸的老去,他想要在弟子中尋找一個繼承人,就讓眾弟子都做一首畿子(有禪意的詩),看誰做得好就傳衣缽給誰。這時神秀很想繼承衣缽,但又怕因為出于繼承衣缽的目的而去做這個畿子,違法了佛家的無為而作意境。所以他就在半夜起來,在院墻上寫了一首畿子:身是菩提樹,心為明鏡臺。時時勤拂拭,勿使惹塵埃。這首畿子的意思是,要時時刻刻的去照顧自己的心靈和心境,通過不斷的修行來抗拒外面的誘惑,和種種邪魔。是一種入世的心態(tài),強調(diào)修行的作用。而這種理解與禪宗大乘教派的頓悟是不太吻合的,所以當?shù)诙煸缟洗蠹铱吹竭@個畿子的時候,都說好,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時候,弘忍看到了以后沒有做任何的評價。因為他知道神秀還沒有頓悟。慧能是個文盲,他不識字。他聽別人說了這個畿子,當時就說這個人還沒有領(lǐng)悟到真諦啊。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個畿子,央求別人寫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邊: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。有這首畿子可以看出慧能是個有大智慧的人(后世有人說他是十世比丘轉(zhuǎn)世),他這個畿子很契合禪宗的頓悟的理念。是一種出世的態(tài)度,主要意思是,世上本來就是空的,看世間萬物無不是一個空字,心本來就是空的話,就無所謂抗拒外面的誘惑,任何事物從心而過,不留痕跡。這是禪宗的一種很高的境界,領(lǐng)略到這層境界的人,就是所謂的開悟了。弘忍看到這個畿子以后,問身邊的人是誰寫的,邊上的人說是慧能寫的,于是他叫來了慧能,當著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說:寫得亂七八糟,胡言亂語,并親自擦掉了這個畿子。然后在慧能的頭上打了三下就走了。這時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,于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時候去了弘忍的禪房,在那里弘忍向他講解了《金剛經(jīng)》這部佛教最重要的經(jīng)典之一,并傳了衣缽給他。然后為了防止神秀的人傷害慧能,讓慧能連夜逃走。于是慧能連夜遠走南方,隱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創(chuàng)立了禪宗的南宗。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這件事以后,曾派人去追慧能,但沒有追到。后來神秀成為梁朝的護國法師,創(chuàng)立了禪宗的北宗。
經(jīng)典十:我不入地獄,誰入地獄
當年地藏王菩薩原可以成佛,但他見地獄里有無數(shù)受苦的魂靈,不忍離去,于是留在了地府,并立下重誓:"我不入地獄,誰入地獄,地獄不空,誓不成佛!"于是有一這句話的由來,屬于佛教的大乘.
記得這句經(jīng)典的臺詞,在大話西游里。啰嗦的唐僧像團漿糊,親切的喊著觀音姐姐,粘著小妖問他媽多大了,但是為了救至尊寶,卻是那樣的誓死如歸,那樣的大徹大悟,讓人無語。我不入地獄,誰入地獄?大千世界,多少豪情英雄淚,茫茫時光,多少興旺多少罪,想做英雄嗎?